作者简介:
李晓侠,女,民一庭副庭长,江苏师范大学大学学士,南京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,撰写的多个案例被收录进中国法院年度案例、中国法院网。多次被评为优秀法官。
读了徐州中院花院长荐读的《2019年审判监督“十思十省”——对隐性拒绝裁判行为的质疑》一文,深有感触,不由扪心自问自己可曾有过隐性拒绝裁判行为。“司法不得拒绝裁判”,是每一个法律人都熟知的。虽然近些年来,我国司法界与理论界通常是从“法无明文规定时,司法不得拒绝裁判”的层面上进行探讨和适用,但不代表我们不重视隐蔽的拒绝裁判行为。而隐蔽的拒绝裁判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讲,更会浪费司法资源、延长案件审理时间,导致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以更加激烈的形式爆发。
一是畏难情绪,对于案件事实难以查清、法律关系复杂、调查取证困难的案件,常常以主体不适格、案件涉嫌犯罪为由裁定驳回起诉,将上述案件拒之门外。
二是审判能力不足,法律理解不透、法理学习不精。疑难复杂案件对于法官裁判技术、释法析理以及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要求较高,有些法官囿于自身能力有限,特别是对法律规定不太明确的案件,无法妥善运用法理,写出令人折服的高质量判决书。
三是害怕当事人缠诉、闹访,引火烧身。实践中,有些当事人往往会抓住案件处理不当,从而将矛头转向法院,甚至迁怒法官。目前我国现有体制下,无法对法官工作时间外进行行之有效的保护,因此很多法官碍于个人私念,尤其是对当事人难缠的案件,采取简单化处理方式,一推了之。并且有时难免还存在侥幸心理,认为推出去就行了,反正发回重审或改判都不会再到自己手中了。
一、强化政治学习,提高思想觉悟。
作为一名法院干警及共产党员,要始终坚持学习政治理论,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,以《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》为指导,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,内心一定要长存一种信念、一种目标,一个能够让自己为之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目标。通过实实在在的学习,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爱岗敬业的意识。
二、强化学习、终身学习,提升办案水平。
“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”。无论干哪一行,要想干好,应具备该业务所要求的精湛的业务素养。一名优秀的法官从来不会单纯机械的适用法条,而是应该具备熟练理解和驾驭法律的能力,能够探究和总结同类案件的一般规律,从而达到正确的去理解、适用法律,进而达到公正审判。
三、强化工作态度,立足本职工作。
脚踏实地、埋头苦干是每一位法院人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。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始终坚持做到踏踏实实、勤勤恳恳。决不可挑肥拣瘦,专拣简单的案件办。
四、强化规章制度,严谨工作作风。
严格遵守“五个严禁”、“六条禁令”以及院、庭、室、队各项规章等一系列廉政制度,在廉洁自律方面,坚持做到不收受当事人任何财物,不接受他人说情打招呼,严守司法公正、清正廉洁的生命线。